SLIDE = "0", //特效关闭开启 NAVFIXED BCID = "1",//父级ID FOOTER = "1",//页脚 CATID = "25", //子菜单 SUBFIXED = "0", //子菜单悬浮 ONCONTEXT = 0, //禁止右键 ONCOPY = 0, //禁止复制 ONSELECT = 0, //禁止选择 NAVCOLOR = "rgba(67,205,128,.8)", //导航颜色 NAVLEFT = "#111"; //导航边线 


环保项目

环保项目CASE

环境污染治理

环境污染治理

大气污染防治

大气污染防治

VOCs治理技术

VOCs治理技术

废水治理

湖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

日期:2025-09-16 11:07:23

  按照《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“强基增效双提标”行动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要求,我市力争到今年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、出水达标率均达95%。截至目前,2项指标分别达到97.25%和97.09%,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。

  在南浔区和孚镇长超村,成排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亮光。上月投用的农村污水处理终端低声运转,监控屏上进出水曲线实时跳动。“每天最高可以处理180吨污水,覆盖周边400多户。”运维人员点开数据,能耗对比一目了然,“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为终端提供动能后,电耗下降一半以上。”

  据了解,该项目总投资112万元,占地约500平方米,采用“AAO+人工湿地”处理工艺。“旧终端拆下的在线监测设备被复用,一下子省出18万元。”市建设局介绍,该终端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,按水质波动自动调节曝气量与进水量,并通过智慧平台远程操控,既确保出水稳定达标,又有效压降人工运维成本。

  位于吴兴区道场乡道场浜的泉科18号终端,接入农户24户,服务人口103人。过去,该终端曝气效果差,填料挂膜效果差,遇到进水量增大时就“顶不住”,影响出水水质。今年,该点位新建格栅井,新设置填料,更换曝气机及设备间,新建人工湿地,同步优化为“AAO+人工湿地”处理工艺等,目前日处理量为10吨,出水稳定达标。

  一个个小终端串起乡村清水岸线,也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径也愈发清晰:新建一批做强集中处理,整治一批补齐短板,整合一批提升效能;利用“AAO+人工湿地”处理工艺,叠加光伏降能耗、设备复用降投资、尾水回用提效益、在线监测强管控等举措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农村污水处理“湖州经验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5328个,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。